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外周血铜蓝蛋白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外周血铜蓝蛋白(CP)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10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及100例其他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WD组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显比正常人员及其他各组患者低(P<0.05);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显比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高(P<0.05);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
作者:李玉茹;白洁;李晓霞;李燕燕 刊期: 2014- 09
-
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及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从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26例进行研究,按照用药致病情况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两组。结果两组肝功能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26、7.11、12.58,均P>0.05)。两组肝脏损伤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在肝脏损伤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
作者:闫亚玲;周莉 刊期: 2014- 09
-
肝硬化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180例肝硬化患者SIRS的发生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并在12周、24周、48周时观察两组累计慢性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累计死亡率。结果180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8例、B级27例、C级25例,发生SIRS的比例分别是23.4%(30/128)、51.9%(1......
作者:冯红萍;王婉;孙艳君;刘彦威;姜雪强;钟基大 刊期: 2014- 09
-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及脾肋下直径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及脾脏直径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有食管静脉曲张者进行曲张程度分级,并测定AST和PLT,计算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同时B超检查患者门静脉内径、脾脏直径。比较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与APRI、门静脉内径、脾脏直径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分级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比较,APRI在G0与GⅢ、......
作者:龙湘珍;卫红;吉婧;王萱;欧阳珊珊;张明 刊期: 2014- 09
-
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影响,为临床CHB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CHB合并脂肪肝患者266例,根据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轻度178例,中度60例,重度28例,另选择同期的单纯CHB患者75例做对照。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分析CHB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观察各组治疗48周后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完全应答及HBVDN......
作者:张文;余建国;朱贵忠;赵詹东;王晓伟 刊期: 2014- 09
-
465例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的诱因和预后。方法将我院1996至2012年收治的465例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至2012年收治HBV-ACLF患者194例,低于1996至2002年收治的271例,而且HBV-ACLF早期患者增多,晚期患者减少;2003至2012年比1996至200......
作者:张清格;苗士奎 刊期: 2014- 09
-
53例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与血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及血清学特征。方法比较分析53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老年组)与32例中青年戊型肝炎患者(对照组)临床特征、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黄疸程度深,低蛋白血症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反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老年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作者:荣义辉;游绍莉;刘鸿凌;万志宏;朱冰;臧红;辛绍杰 刊期: 2014- 09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HBVDNA、e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S抗原阴转率、S抗原-抗体转换率的影响,寻找实现核苷经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药的办法。方法将服用阿德福韦酯二年以上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能达到中国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停药标准的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派罗欣组)停用阿德福韦酯,换用聚乙二醇干扰......
作者:成娟;王大伟;邢陈;施翠芬;杨国亚 刊期: 2014- 09
-
血必净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2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T、AP......
作者:屈莉红;李杨;王介非 刊期: 2014- 09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关键酶长链脂肪酸氧化酶编码基因突变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表现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产妇及其新生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中的线粒体三功能蛋白酶(MTP)ɑ亚单位的长链三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LCHAD)G1528C及C1132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12组AFLP的产妇外周血和/或脐血/新生儿外周血MTPα亚单位编码基因中G1528C及C1132T位点的突变情况。结......
作者:陈宝花;张琴;蒋佩茹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122例丙型肝炎的“输出”与临床观察
- 2 双导丝一步穿刺法及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在 TIPS 中的应用
- 3 成人脂肪肝整肝肝细胞分离及大量冻存的实验研究
- 4 166例抗风湿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5 肝癌术后患者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胃肠外营养(PN)对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的作用
- 6 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原因分析
- 7 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肝肺综合征1例
-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共同遗传学基础
- 9 咖啡如何抗肝纤维化?新近流行病学观察结果的生物学合理性
- 10 控制补液量对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 11 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 12 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肝病中的功能作用
- 13 多层螺旋CT及MRI在肝脏肿瘤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 14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现况
- 15 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
- 16 肝硬化腹水诊治进展——AASLD2012版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介绍
- 17 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二维超声图像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 18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肝硬化患者C型肝性脑病评估的临床意义
- 19 HBV临床分离株复制型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0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清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