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麻疹患者肝损害及相关因素研究
麻疹患者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喉炎、心功能不全和肝损害等多种合并症.由于肝损害常无明显症状,又往往缺乏及时的肝功检测,临床对麻疹病毒肝损害的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对189例麻疹患者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作者:姜天俊;赵敏;周志年;闫慧颖;谢阳新;赵鹏;石磊 刊期: 2007- 04
-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HBV变异与病情关系研究
数以百万计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了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HBV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明显增加.临床上,常出现ALT、HBV-DNA反跳,部分病人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薛蓉;周镇先;马洁;焦永军;王建芳;钟华平 刊期: 2007- 04
-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15例临床特点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的炎症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临床上确有一部分患者可同时具有上述几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即重叠综合症.对8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AIH/PBC重叠综合征15例,本文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何巍;周惠娟;姜山;许蓓;史冬梅;谢青 刊期: 2007- 04
-
双环醇片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不仅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导致化疗延期、剂量调整而影响抗肿瘤疗效,因而及时保肝治疗、预防再次肝损害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凤;陈书长;白春梅;王毓洲;李孝远;宁晓红 刊期: 2007- 04
-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清除作用的研究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因子等引起的瀑布效应是重型肝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我中心血液净化室对4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plasmexchange,PE)疗法治疗,并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雷;欧强;王渭康 刊期: 2007- 04
-
化疗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价值
全身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常引起肝损害临床已十分重视,但化疗所致的脂肪肝(化疗性脂肪肝)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利用超声结合血脂测定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脂肪肝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熊爱民;徐赛芳;方苏芳;陈毅克 刊期: 2007- 04
-
药物性肝炎198例临床分析
随着用于临床的药物种类日益增多,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占所有药物损害病例的10%~15%[1],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由于临床表现和病例变化的多样化,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我们对六盘水市人民医院198例药物性肝炎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冬梅;武胜 刊期: 2007- 04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及门脉流量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评估
近年来,MRI硬件及软件技术迅猛发展,快速成像技术相继问世,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并检测门脉流量指标来观察慢性肝病肝脏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
作者:王康;王之;王培军;赵泽华;徐嵩森;芮元鹏;叶军;薛冬英 刊期: 2007- 04
-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和血清中TGF-β1、TIMP-1检测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转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并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沉积于肝组织.......
作者:叶军;薛冬英;张洁;陈蓓;孙琳 刊期: 2007- 04
-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临床对照观察
苦参碱主要是从中药苦豆子的根苦参中提取出来的氧化苦参碱,具有调节免疫、升高白细胞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作用.但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观察却发现其抗病毒能力比较弱,而更确切的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2].我们应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发现其能消退黄疸,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从新;刘波;郭顺明;杨家宏;刘克万;徐宁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脂滴自噬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诱导小鼠肝脂肪变性中的作用
- 2 精神心理障碍在肝病科住院患者中的现况研究
- 3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酒精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
- 4 腹水浓缩腹腔回输31次联合超量速尿腹腔注射治疗晚期肝硬化1例
- 5 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肝病中的功能作用
- 6 血清抗原检测不同乙型肝炎的抗原分析
- 7 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7例临床观察
- 8 血必净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疗效观察
- 9 硫普罗宁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10 苦参素调节Wnt/Jnk通路介导的糖代谢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 11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腺苷蛋氨酸对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肝功能的影响
- 12 HBV-ECPGN患者IgG、IgA、IgM、C3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3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分析
- 14 吡喹酮治疗虫蚴移行所致肝损害1例
- 15 生长抑素与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 16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17 根据血常规和肝生化的五项指标早期鉴别诊断急性与慢性乙型肝炎
- 18 胶原沉积抑制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19 直肠给药预防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 20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