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肝脏杂志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肝脏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戊型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占领期间的阿富汗,军营中暴发了不明原因的肝炎,研究小组中一名研究者摄入患者粪便提取物后发病,用电子显微镜在其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V),随后在一些贫困国家相继发生流行,至今HEV仍是全球急性肝炎常见的病因,每年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人数超过300万,死亡人数约7万[1]。初认为戊型肝炎很少发生在发达国家,但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欧洲,近年来非旅行相关H......

    作者:柳芳芳;游绍莉;辛绍杰 刊期: 2014- 04

  • 胆管细胞免疫生物学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的胆道系统由大小不一的胆管交织形成,胆管细胞即胆道上皮细胞(bileductepithelia,BDE)参与胆管构成。胆管起始于肝小叶,随后各分支汇集于较大的胆管,终汇入肝外胆道。既往认为胆管细胞仅为柱状上皮细胞,被动参与肝脏功能的调节。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胆管细胞不仅主动参与肝脏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胆管细胞仅占肝脏细胞的4%~5%,却能分泌每日输出胆汁量的近40%。......

    作者:李郑红;陆伦根 刊期: 2014- 04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性,44岁,汉族,农民。因反复腹胀、乏力、纳差1年,加重1月就诊。8年前因眼睛及皮肤黄染、厌油、呕吐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住院予以输液及服药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具体诊疗不详)。近1年来患者反复出现腹胀、乏力、纳差等症状,未予重视。近1月来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本院就诊。既往无长期嗜酒史及用药史。查体:T36.2℃,P84次/min,R18次/min,BP100/60mmHg。慢......

    作者:江红接 刊期: 2014- 04

  • 恩替卡韦致严重肌痛1例

    患者,男性,37岁,因“食欲不振,轻度乏力”于2013年6月13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患者无任何基础病变。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查肝功能:ALT435U/L,AST387U/L;HBsAg(+),HBeAg(+),抗-HBC(+),HBVDNA2.24×107拷贝/mL。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符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指征。患者不同意使用干扰素治疗,故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维力青)进行抗病毒......

    作者:陈建刚 刊期: 2014- 04

  • 兄弟三人共患肝癌

    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乏力、纳差、尿黄17年,再发伴神志不清1d”入院。患者17年前无明显诱因感体力下降,食欲差,尿黄如茶色,来我院查肝功异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诊断“慢性乙肝”,给予护肝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4年前出现腹胀,来我院就诊,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病情好转,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次在我院给予护肝对症治疗。3月前开始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至今,1......

    作者:王晓霖;陈秀记 刊期: 2014- 04

  • 阿德福韦酯致停经1例

    患者,女,19岁,未婚,学生。2005年9月14日因“HBsAg阳性7年,乏力、纳差、腹胀、尿黄2个月”,肝功能TBil68μmol/L,Alb31g/L,Alb/G31/34,ALT103U/L,AST141U/L,TBA173μmol/L;HBVDNA阳性。B超示:肝硬化腹水,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收住我院。经拉米夫定、苦参素、促肝细胞生长素、丹参、甘利欣、胸腺肽、安体舒通、呋塞米等......

    作者:顾生旺 刊期: 2014- 04

  • 肝树突状细胞在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Cs)是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APC),LDCs在正常肝脏分布于门管区,肝实质内分布较少[1]。LDCs具有异种性,鼠DC可分为三个亚群:CD103+、CD103-、pDCs。LDCs发育通过转录因子调节,其也介导淋巴结和其他非淋巴结器官的DC发育。肝脏具有DC前体细胞,LDCs经由GM-CSF或FLT3L原位增殖。......

    作者:蔡晓波;陆伦根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