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1和IL-8测定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98例各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瑞烈 刊期: 2003- 03
-
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在生物治疗中,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此,我们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同时联合采用病人自身外周血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
作者:黄俭;江国成;陈作严;黎明辉;周兰;梁庆芝;梁朝声;陈子鉴 刊期: 2003- 03
-
血清胆碱酯酶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血清胆碱酯酶(ChE)来自于肝组织中,在肝细胞内合成,肝脏受损害时,此酶合成减少,以至其活性降低.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是公认的能反映蛋白合成功能和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
作者:张健珍 刊期: 2003- 03
-
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11O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近2年间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将其临床特点、细菌学发现、抗菌治疗及临床转归报道如下.......
作者:何兆平;李晓迎;刘彩峰 刊期: 2003- 03
-
结肠灌洗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2002年1~7月期间,对3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结肠灌洗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曹毅;张茹;郑淑敏 刊期: 2003- 03
-
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瘦素(leptin)是由o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32)编码的一种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16×103,它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进入血循环后,游离或与瘦素结合蛋白结合,通过多种组织及多种形式的瘦素受体,作用于包括中枢和外周的多个位点,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及代谢通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高巍;周永兴;聂青和 刊期: 2003- 03
-
经脾肝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transplantation,HT)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途径主要有腹膜腔内、肝内、肾包膜下和脾内等几种方法.早在1975年Mito等就已证实脾是肝细胞移植的佳场所[1].......
作者:姜涛;张雪林 刊期: 2003- 03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是一种以肝内中小胆管的非化脓性进行性炎性损伤为特征,终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的自身免疫病.关于其发病机制的假说众多,而目前引人注目的是分子模拟学说,现就PBC发病机制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顾波峰;姚定康;谢渭芬 刊期: 2003- 03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应对方式分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常见而又很难根治的疾病之一.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且传染性较强,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
作者:谌辉;黄小妹 刊期: 2003- 03
-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活动直接和可靠的标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监测患者外周血中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对感染转归、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以及药物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范公忍;熊锦华;邬光惠;廖淑荣;邓涛;胡大荣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疾病进展:病毒持续复制的作用
- 2 运动改变肝脏免疫表型以预防炎性肝病
- 3 缺氧诱导因子在肝病和肝细胞癌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现状及展望
- 4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15例临床特点分析
-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征及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 6 卡维地洛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7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价值
- 8 外泌体在肝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 9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6例临床分析
- 10 TACE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 11 双谱指数对有症状的肝性脑病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多中心、单盲、验证研究
- 12 双源 CT 双能量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对比
- 13 β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
- 14 FDA、桥接数据与丙型肝炎
- 15 17β-雌二醇对大鼠肝纤维化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 16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及其管理
- 17 常用感染指标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预后作用分析
- 18 前列地尔先后致休克寒颤高热及皮肤过敏1例
- 19 妊娠急性脂肪肝4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