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Th17细胞与 Treg 细胞在 HBV 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了解HBV感染后肝细胞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109例,其中无症状HBV携带者32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47例(CHB组)、肝细胞癌伴活动性肝炎30例(HCC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以及CD3+、CD3+CD4+T细胞含量,自动生化分析......
作者:邓永佳;张房英;赖小丽 刊期: 2015- 11
-
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再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重复手术切除、射频消融(RFA)及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对肿瘤复发者采用重复手术切除、RFA或TACE单一治疗并进行随访,评价三种技术对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患者83例,其中重复手术切除18例、RFA20例、TACE45例。早期复发(≤1......
作者:贺晓斌;贺宝艳 刊期: 2015- 11
-
Fibroscan 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的重复性研究
目的:评价Fibroscan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在不同操作者间的可重复性,以及诊断脂肪肝的一致性。方法5位不同经验的操作者,分别测量7例受检者(健康志愿者、脂肪肝或其他疾病患者),比较不同操作者检测CAP值的差异,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和肯德尔和谐系数分析来评价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5位操作者检测CAP值的ICC为0.......
作者:陈光榆;潘勤;沈峰;卢加发;章瑞南;朱婵艳;孙婉璐;曾静;吴佳瑜;范建高 刊期: 2015- 11
-
抗纤维肌动蛋白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 I 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抗纤维肌动蛋白抗体(AFA)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I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4例AIH-I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FA阳性组124例和AFA阴性组70例,另外收集197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SIA法检测AIH-I型患者AFA、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LC-1),间接免......
作者:邓拥军;张喜荣;肖明中;李晓东;李勍 刊期: 2015- 11
-
对乙酰氨基酚小鼠肝衰竭模型的研究进展
急性肝衰竭(ALF)是多数肝病的严重结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据统计,在美国,ALF的自然存活率约45%[1]。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肝衰竭,是所有ALF的重要原因,在欧美国家,占ALF的首位;在我国,APAP引起肝衰竭也是仅次于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病因[2]。APAP又名扑热息痛,属于解热镇痛药,是大多数常用的缓解感冒症状药的主要成分,很容易......
作者:郑册;聂燕;卓蕴慧 刊期: 2015- 11
-
慢性肝脏疾病及其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慢性肝脏疾病(CLDs)及其所致的肿瘤,影响着全世界十亿以上人的健康。CLDs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高,因此,对CLDs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许多CLDs和肿瘤的生物标记分子,使诊断稳定、敏感、早期、无创。成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标记物的使用,大大促进了药物靶点的识别和对治疗反应的实时监测。生物学标志物是检测肝脏疾病临床实践中实用的方法。现就CLDs发病机制、临床试验......
作者:赵红;陈丽萍;程计林 刊期: 2015- 11
-
miRNA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演变为肝细胞癌过程中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近公布的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全球肝癌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位列所有肿瘤疾病的第六位[1];肝癌是癌症死亡第二个大因素,约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9.......
作者:王兆林;刘凯辉;王盖昊;于晓辉 刊期: 2015- 11
-
肝硬化腹水限钠治疗与终末期肝病低钠血症的关系和临床研究
近年关于终末期肝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研究较多,均认为终末期肝病患者多存在低钠血症,且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导致血清钠降低发病机制和治疗等问题存在很多争议。现就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报道如下,希望引起关注。......
作者:刘建军;牛蓓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异同--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相关内容纪要
- 2 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再治疗方式效果比较
- 3 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和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
- 5 脂肪性肝炎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后判断仍很重要
- 6 健脾凉血通下法治疗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 7 肝硬化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开放饮食与限盐饮食对病情改善的比较
- 8 脂肪肝是否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 9 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设计、合成及活性鉴定
- 10 内皮素、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
- 11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历史性回顾及发展
- 1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征
- 13 川芎嗪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 14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合并ITP致血小板重度减少1例
- 15 苦参素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
- 16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
- 17 脓毒症肝损害机制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抗炎护肝作用研究进展
- 18 肝纤维化与血管新生研究进展
- 19 肝细胞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预后的影响
- 20 自身抗原BCOADC-E2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