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PEG10诊断 HCV 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癌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PEG10对慢性丙型肝炎(HCV)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CV患者67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慢性HCV组23例、肝硬化组25例和HCC组19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ALT、AST和血清AFP等信息,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PEG10mRNA水平。结果AF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当231ng/mL为AFP......
作者:张海;胡亚华;朱燕莉;常城;李丹;余力群 刊期: 2015- 10
-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患有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的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1/2(Th1/Th2)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并探讨其含量变化在ACHBLF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例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35例患有ACHBLF以及18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的血清,利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
作者:白洁;王晓霞 刊期: 2015- 10
-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DC-CIK 免疫治疗
目的:用人体自身DC-CIK免疫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HBsAg、HBeAg、HBVDNA以及肝功能的变化,以探讨自身DC-CIK免疫治疗抗病毒作用。方法从人血中分离单抗细胞,在体外诱导自体DC细胞,乙型肝炎疫苗负载,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制备DC-CIK细胞,给予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输用。每周1次,共5次。检查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T、AST,病毒学指标DNA......
作者:冯艳红;邱洁;李丽;吴卫锋;常家宝;杨永峰;周振先 刊期: 2015- 10
-
术前 CT 肿瘤形态检查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形态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根治性切除的孤立性HCC患者,术前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分析病史资料及CT影像学上肿瘤大直径、癌组织边缘强化、包膜、肿瘤形态与MVI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75例手术标本,其中MVI阳性43例(57.3%)。MVI阳性和阴性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Child-Pugh分级及AFP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俊 刊期: 2015- 10
-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疗效评估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血浆置换(PE)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有效合理的人工肝组合方式。方法共收集2007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的HBV相关性慢加急性或者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PE治疗患者80例,PE联合CVVH治疗患者73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ALT、Alb、TBil、PT、电解质(钠、钾、氯、钙)差异无......
作者:林文;黄健;林松伟;方进强;陈凤儿;王少扬 刊期: 2015- 10
-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抗 HBV 治疗对外周血IFN-γ、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2a(INF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血清IFN-γ、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与肝功能ALT恢复、血清HBV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106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2a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IFN-γ、IL-10的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DNA含量的变......
作者:余佳平 刊期: 2015- 10
-
双环醇片治疗慢性 HIV 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慢性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设计,61例慢性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入组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在常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服用双环醇片,25mg,3次/d;对照组30例,在常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服用硫普罗宁肠溶片,200mg,3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血清A......
作者:赵建荣;彭干成;谢荣慧 刊期: 2015- 10
-
维生素 D3在乙型肝炎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调查维生素D3在HBV感染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乙型肝炎患者共12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7例,原发性肝癌17例,检测外周血中维生素D3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行HBeAg定量,HBV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癌组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nmol/mL的比例分别......
作者:丁佳臣;何小敏;何小峰 刊期: 2015- 10
-
麻疹所致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麻疹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相对少见,多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睑结膜充血、口腔内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疹[1],既往消化道症状罕见,但近几年来我们收治的麻疹患者常出现消化道症状,多表现为食欲差,进食量明显减少,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出现肝脏损害。我科为平顶山市唯一麻疹定点收治医院,自2013年1月—2015年4月共收治236例麻疹患者,其中发生肝脏损害38例,......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15- 10
-
联合化疗方案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肝癌的首选和有效措施[2]。然而大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肝硬化、多发病灶位于不同的叶段、病灶靠近大血管等原因不能接受手术。因此,治疗肝癌的多种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化疗药物有较强的毒性,常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抑制骨髓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及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间接地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谢艳青 刊期: 2015- 10
动态资讯
- 1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四例体会
- 2 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疗截瘫的HCV基因1b型感染者2例
- 3 调节性T细胞与乙型肝炎慢性化
- 4 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例
- 5 4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 6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73例临床分析
- 7 肝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p16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 8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17例报道)
- 9 冷冻猪肝细胞在生物型人工肝系统中生存状态研究
- 10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再次给药方案探讨
- 11 自身免疫性肝炎36例临床分析
- 12 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
- 13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 14 苦参素调节Wnt/Jnk通路介导的糖代谢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 15 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 16 12例朝鲜族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 17 肝移植术后患者呼吸衰竭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附19例分析)
- 18 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 19 肝移植术后肝内胆汁淤积
- 20 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AFP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