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宿主遗传因素对丙型肝炎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HCV)全球感染率约2.8%,每年约35万人因HCV感染导致死亡,而中国几乎占所有病例的20%,并呈日益增长的趋势[1].HCV感染发病隐匿,慢性程度高,约50%~80%的患者将转为慢性感染,10%~2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若出现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2].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是我国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抗病毒方案,但此方案仅50%......
作者:徐银;陈奕娟;符和英;邹良军;蒋建华;唐建梅;章婵;屠小明 刊期: 2017- 04
-
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进展
母婴传播(MTCT)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HBV人群流行率超过8%的高流行的地区,而且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及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区域,MTCT导致新发慢性HBV感染的情况更为严重[1,2].在中国,虽然儿童HBV疫苗接种率逐渐升高,超过94%的儿童完成了三次HBV疫苗接种,但是由于我国育龄期女性慢性HBV感染率仍较高(约为7.18%),MTCT导致的HBV感染仍是新......
作者:张丽;冉启锋 刊期: 2017- 04
-
基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不同发病阶段的治疗策略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女性多发,组织学从初的小叶间胆管炎逐步发展为汇管区周围炎、小叶间隔纤维化,终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UDCA的广泛使用,目前I~III期(肝硬化前期)的PBC患者日益增多,改变了上世纪50年代PBC一旦被确诊即存在肝硬化的历史.2015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正式......
作者:孙颖;陈丹丹;李保森;邹正升 刊期: 2017- 04
-
肝移植治疗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细胞来源的肿瘤,发病率约为0.1/10万[1],在1984年由Ishak等人先报道.目前国内对该病患者行肝移植的报道相对较少[2-3],由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各异,治疗方案迄今未达成共识.我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在2015年3月19日对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成功实施了原位肝......
作者:彭闪闪;陈虹 刊期: 2017- 04
-
隐匿性HCV感染:应该重视还是忽略?
隐匿性HCV感染(OCI)是指在肝脏组织或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能检测到HCVRNA,而在血清中多次检测均低于检测下限.那么,OCI临床意义如何?在临床上是否存在免疫抑制状态下HCV再激活?是否能成为抗HCV阳性且血清HCVRNA阴性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甚至在一些自发或者治疗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中,OCI是否是导致肝功能持续异常和肝病持续进展的首要原因?美国学者Elma......
作者:李异;欧鹏程;陈军 刊期: 2017- 04
-
草药和膳食补充剂相关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在世界各地的应用及其引起的肝损伤越来越多见.新近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组成了一个临床研究小组并举办了一次专题会议,对当前美国HDS的使用和管理状况,HDS的鉴定和纯化方法及其标准化问题,以及HDS诱导肝损伤(HDS-inducedliverinjury,HDILI)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预防、治疗和调控监督的未来方向进行......
作者:于乐成;范晔;陈成伟 刊期: 2017- 04
-
肝癌干细胞:从乙型肝炎病毒到Wnt信号通路激活
从病原学、形态学、生物行为、治疗反应及临床转归角度来看,肝细胞肝癌(HCC)属于一种异质性疾病.HCC主要根据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蛋白表达和表观遗传修饰状态进行分类,目的是希望能够找到可以解释隐藏在异质性背后的分子特征.近有关分子分类及癌症干细胞的复活假说的研究已经强调了干细胞在HCC发病机理中的核心作用[1].其潜在机制是肝癌细胞的干细胞化,而干细胞具有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的特性,这也是H......
作者:胡鹏 刊期: 2017- 04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共同遗传学基础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一系列包括遗传易感性及环境暴露的复杂过程引起.无论代谢综合征是因、还是果,NAFLD常与一个或多个代谢综合征相关表型共同发生.也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然而,6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2(TM6SF2)基因变异是一例外[1],在增加NAFLD风险的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表现出NAFLD与心血管疾病出人......
作者:陈柳莹;陆伦根 刊期: 2017- 04
-
攻克丙型肝炎指日可待
2016年,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科大奖授予Heidelberg大学的RalfBartenschlager、Rockefeller大学的CharlesRice以及ArbutusBiopharma的MichaelSofia,以表彰他们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子系统以及抗HCV药物研发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从1989年科学家成功克隆出HCV基因组片段,到2016年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物(DAAs)......
作者:刘佩浩;饶慧瑛 刊期: 2017- 04
-
上海肝病论坛争鸣议题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A方观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需要长期乃至终生用药2015年我国乙型肝炎指南指出CHB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终点是: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久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功能性治愈).NAs尽管可以快速、高效抑制HBVDNA复制,然而在血清学应答,尤其是HBsAg阴转(......
作者:易玲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多抗原肽免疫血清体外阻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的初步研究
- 2 肝硬化腹水预后预测研究进展
- 3 TGFβ1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 4 慢性重症肝病合并肠梗阻18例分析
- 5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
-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7 sCD163和铁蛋白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8 核受体在胆汁淤积中的调节作用
- 9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水平分析
- 10 慢性乙型肝炎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观察
- 11 乙型肝炎血清氨基酸谱变化与肝功能相关性研究
- 12 丹参酸乙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观察
- 13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 14 噻唑烷二酮类治疗NASH:继续,停止,还是谨慎应用?
- 15 英国肝功能衰竭肝移植现状
- 16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let-7a、let-7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17 螺旋CT薄层三期扫描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检查中的作用
- 18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 19 SF-36量表评价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指标分析
- 20 黏着斑激酶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