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甲胎蛋白与慢性肝炎关系的探讨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诊断指标.但近来不少研究发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P都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本文通过对10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的检测,发现血清AFP的值与慢性肝炎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夏敏;张洁;叶军 刊期: 2001- 03
-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方法很多,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甘利欣)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以法;吴东刚;王林伦;尹蔚华 刊期: 2001- 03
-
ConA性小鼠肝损伤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肝损害,均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1],而多年来所应用的实验肝损害模型(如细菌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所介导的肝损害),多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病理特点.1992年,Tiegs等[2]成功地应用刀豆蛋白A(ConA)诱发了小鼠特异性肝损伤,这一实验模型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肝损害,它的建立和应用为深入研究肝细胞损害的细胞学与分子学机制以及进行治疗药物......
作者:曲建慧;张修礼 刊期: 2001- 03
-
肝干细胞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1998年美国Thomson和Gearhart两实验室分别报道人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和胚胎生殖干细胞(embryonicgermcell,EG细胞)建系成功,启迪和激起人们对ES细胞及其定向分化的研究热情[1-3].这一科技成就将成为新近的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在乙型肝炎生物治疗中,肝干细胞工程也将成为一个新兴的肝细胞移植研究领域.......
作者:邹清雁;张宜俊 刊期: 2001- 03
-
细胞因子与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steatohepatitis)是一种继发于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损伤的炎症和纤维化状态.按其病因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和酒精性肝炎(alcoholichepatitis,AH).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来细胞因子(CK)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已受到密切关注,从肝细胞脂肪变性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
作者:晏春根;周霞秋;谢青 刊期: 2001- 03
-
HBV 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关系探讨
我们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5700型荧光定量PCR仪,对26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了HBVDNA的定量检测,探讨HBV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江宁;隋云华;杨志国 刊期: 2001- 03
-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93例分析
我院1992年至1999年9月收治的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病例中有93例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分别占同期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27.8%和38.9%,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 刊期: 2001- 03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晚期肝硬化初步疗效观察
我们对失代偿期肝硬化HBeAg/HBVDNA阳性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耀新;何方平;阿瞒古丽 刊期: 2001- 03
-
血清甲胎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胆汁酸测定对慢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寻找一种非损伤性慢性肝炎的诊断方法来补充或暂时替代病理诊断,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活跃课题之一.本文探讨甲胎蛋白(AFP)、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在反映肝病理炎症活动程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评价各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任卫英;张顺财;胡德昌 刊期: 2001- 03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长法;潘雪飞;邱蔚蔚;常洁;施斌斌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108例临床分析
- 2 微清除——全球消除丙型肝炎的一种途径
- 3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 4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 5 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HBV感染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与血清HBV DNA的关系
- 6 1,6-二磷酸果糖对窒息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 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熊去氧胆酸治疗
- 8 美国肝病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09版)
- 9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电解质紊乱
- 11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 12 上海市肝病学会举办学术活动
- 13 病原未定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4 基线ALT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 15 201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现状
- 16 澳大利亚乙型肝炎现状和对策
- 17 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定量影响的平台效应
- 18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19 以低血糖昏迷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1例
- 20 IL-17可能通过巨噬细胞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