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肝脏杂志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肝脏杂志介绍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本刊栏目设置
前沿、探索与争鸣、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癌、肝功能衰竭、其他肝病、短篇论著、综述、病例报道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肝脏杂志投稿须知

肝脏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肝脏杂志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肝脏杂志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肝脏杂志)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期刊引用
肝脏杂志影响因子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2.6影响因子4174366377688239971 1731 2461 2671 4171 4261 3601 3739749859031 0421 2041 3051 3071 4221 6081 6961 5931 5831 677《肝脏杂志》影响因子内科学类刊均影响因子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0500100015002000
肝脏杂志发文量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2.6发文量 (篇)137129128161144158209215170229301276273201216212238229223243244221213206183238肝脏杂志发文量内科学类刊均发文量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100200300400
肝脏杂志总被引频次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2.6总被引频次 (次)0.810.580.790.950.891.080.950.690.540.590.660.610.710.780.680.640.630.630.630.50.540.570.70.810.830.92《肝脏杂志》总被引频次内科学类刊均总被引频次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0.250.50.7511.25
肝脏杂志往期文章
  • 自身免疫性肝炎简化诊断标准的介绍

    提供了在不同人群中评估诊断力度的机制[1-2].对包含983例患者的6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计算出该积分系统的诊断准确性为89.8%[3].......

    作者:王绮夏;马雄 刊期: 2009- 04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合并ITP致血小板重度减少1例

    患者,男,29岁,有“乙肝”病史14年,因“乏力、纳差1周”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皮疹,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查体无特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白细胞3.48×109/L、血小板37.00×109/L;肝功能:谷草转氨酶247U/L、谷丙转氨酶636U/L;乙肝DNA定量示:1.80×109IU/mL;肝脏瞬时弹性扫描:肝硬度值E19.......

    作者:梁栋;王全楚;张燕 刊期: 2018- 01

  • 白细胞介素-33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IL-33(Interleukin-33)是近10年发现IL-1家族的第11个新成员,又称IL-1F11[1]。IL-33是一种核内蛋白质,同时又能被释放到细胞外,像IL-1α一样,扮演着双重角色:不但作为核内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还作为细胞因子影响信号通路的转导[2]。细胞受损或坏死而非凋亡后,IL-33被动分泌到胞外,启动宿主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激活特定免疫细胞,促进炎症介质、促炎症......

    作者:姜绍文;林兰意;谢青 刊期: 2014- 06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中晚期PLC的疗效和生存获益观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侵袭性高、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早诊困难.在确诊时,大多数肝癌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因此治疗棘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死亡率位居肺癌后第二位.[1].近年来,晚期肝癌的系统化疗技术得到一定发展,取得明显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含奥沙利铂(OXA)等药物的化疗方案进行中晚期PLC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较小.[2].卡培......

    作者:徐建建 刊期: 2017- 03

  • 己酮可可碱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性肝炎并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体内外实验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己酮可可碱(PTX)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然而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影响少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复制NASH并肝纤维化模型,探讨PTX对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钱燕;范建高;郑晓英;李锋;陆元善 刊期: 2005- 02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及健康成人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D-二聚体(D-D)含量和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来明确慢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并将存在血栓前状态的部分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疗效,进而明确丹参注射液对血栓前状态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旭春;刘颖翰;张剑平;谷海军;朱丽英;曹文智;高秀英;王玮 刊期: 2006- 03

  • 基因芯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基因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基因芯片法检测60份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其中20份同时用基因测序法和快速PCR法检测,用Ridit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拉米夫定治疗52周的20个标本中,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出14份有YMDD变异株,与快速PCR法检出结果一致,测序法仅检出9例有变异株.结论基因芯片法检测YMDD变异是临床有用的方法.......

    作者:计焱焱;徐蓓;姚光弼;倪晓龙;吴亦栋;马宁 刊期: 2002- 03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多态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甚至肝癌.......

    作者:胡晨波;武静;施军平 刊期: 2009- 06

  • 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变化与免疫耐受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DC)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方法从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1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和培养DC,观察DC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记HLA-DR、CD1a、CD80和CD86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测定DC诱导混合性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结果正常DC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形态上更为典型,不规则,HLA-DR、CD80和CD86分子的表......

    作者:刘树人;张雁;彭齐荣;李灼亮;余宙耀;陆汉明 刊期: 2001- 02

  • 以肝脏巨噬细胞为靶点治疗肝病

    肝内吞噬细胞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包括两种发育上截然不同的组群,即库普弗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是能自我更新、定居和基本不游走的吞噬细胞,充当维持肝脏内稳态的哨兵.......

    作者:蔡大川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