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肝脏杂志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细胞自噬与肝脏疾病
魏琳琳;周莉;任锋;段钟平
关键词:细胞自噬, 溶酶体, 自噬体, 体内降解, 物质转运, 肝脏疾病, 分子伴侣, 小分子, 细胞器, 融合, 胞质, 游离脂肪酸, 多层膜结构, 重新利用, 种特异性, 细胞生长, 物质成分, 生理功能, 能量供应, 降解过程
摘要:自噬,又称为细胞的自体溶解,是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自我平衡的重要途径,是细胞内的物质成分利用溶酶体被降解过程的统称.细胞在缺乏营养和能量供应时,部分细胞质与细胞器被包裹进一种特异性的双层膜或者多层膜结构的自噬体(autophagosome)中形成自噬体,再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autolysosome),胞质和细胞器成分在这里被降解为核苷酸、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被重新利用合成大分子或者合成ATP.近来有大量文献显示,自噬参与肝脏疾病的多个领域,本文就自噬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一、自噬概述自噬依据生理功能和溶酶体物质转运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1)大自噬:由内质网来源的膜包绕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并降解其内容物,目前以大自噬的研究为深入;(2)小自噬:溶酶体的膜直接包裹长寿命蛋白等,并在溶酶体内降解;(3)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CMA):胞质内蛋白结合到分子伴侣后被转运到溶酶体腔中,然后被溶酶体酶消化.大自噬可以分为分隔膜形成、自噬体形成、自噬体的运输融合和自噬体的降解4个过程[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