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肝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170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75/R

邮发代号: 4-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肝脏杂志
  • 杂志名称:肝脏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1704
  • 国内刊号:31-177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肝脏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人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含人DC-SIG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C-SIGN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DC-SIGN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DC-SIGN片段,连接入克隆载体pGEM-Teasy;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作者:李军;冯志华;聂青和;李光玉;牟丹蕾;张亚飞 刊期: 2006- 01

  • 异甘草酸镁对培养肝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的培养基(0、0.001、0.01、0.1、1.0、10.0、100.0mg/ml)培养肝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在所设加样量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0mg/ml)比较,培养基所含的异甘草酸镁浓度为1.0mg/ml时,对张氏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

    作者:陈尉华;徐中南;陆伦根;曾民德;刘梅;茅益民;曹爱平;夏春光;房静远 刊期: 2006- 0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致代谢异常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代谢异常及多元代谢紊乱发病的影响.方法从1995~2002年宝钢职工59131人次体检资料中,选取随访4~7年的NAFLD及其对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结束时,脂肪肝组肥胖症(76.6%对29.1%)、高血压(72.6%对51.2%)、高三酰甘油血症(52.6%对23.6%)、高总胆固醇血症(28.6%对20.4......

    作者:李锋;范建高;蔡晓波 刊期: 2006- 01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Ⅰ、Ⅲ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根据注射时间的不同,获取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VG染色,明确纤维化分期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PAI-1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Ⅰ、Ⅲ型胶原的相关性.结果PAI-......

    作者:朱颖炜;曾欣;谢渭芬;张新;林勇 刊期: 2006- 01

  • 乙型肝炎快速免疫程序安全性和2年免疫效果研究

    目前,国内外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基本上采用0、1、6个月标准免疫程序.由于实际需要,国外对快速免疫程序进行了较多研究,我们对快速免疫程序安全性和2年免疫效果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6- 01

  • 肝癌患者红细胞CD35、CD44s和CD58分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膜上广泛存在免疫分子(如CD35、CD44s、CD58等)参与机体识别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调控淋巴细胞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自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

    作者:丁志祥;张乐之;郭峰 刊期: 2006- 01

  • 无症状HBsAg阳性孕妇胎儿宫内感染86例临床分析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对我院164例无症状HBsAg阳性孕妇住院病例作了以下临床分析.......

    作者:曾荣城;陈彪;曹晓兰 刊期: 2006- 01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或多聚乙酰卵磷脂,是构成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梅;陆伦根;曾民德 刊期: 2006- 0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移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NAFLD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类型.......

    作者:陆伦根 刊期: 2006- 01

  • 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进展

    肝肾综合征(HRS)是活动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它是一种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时通常没有血容量不足、体克(失血或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和肾实质损害等情况,而是伴随着全身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和肾血流量的减少.......

    作者:王宇;贾继东 刊期: 2006- 01